我真不是木匠皇帝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1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10节 (第2/2页)

也是眉头紧皱,一头雾水,这也太笼统了,能问出什么来?

    ??有明一代,策问的题目千篇一律,国家之政、帝王之心,或是古今礼议,不少考生猜都猜得出来。

    ??天启二年的殿试,状元是个叫文震孟的,好像也有卢象升吧,朱由校记得这个人,是文官中少有的全才。

    ??垂眸望着手中奏疏,很快,朱由校的批复下去了,意思很简单,不准,这题目得改!

    ??本来,礼议、政论等策问题目,应该是可以的,但皇帝那没过去,肯定也有原因。

    ??大臣们能到这个位置上,自然都有两把刷子,内阁、礼部互相一合计,很快有人提出一个新的策问题目。

    ??来殿试的,都是天下间所谓精英的士子。

    ??皇帝不是刚亲征西南回来吗?那正好,让这些人品评一下朝廷于西南施行的新政!

    ??比如强行改土归流,再比如,开办学社,让土司人民学习汉语、汉化,普及基本文化。

    ??朱由校再一见到这份题目,二话没说,当即准许。

    ??皇帝这边一点头,天启二年的策问题目就算定下来——问西南夷训之政。

    ??出题的人都是本朝大学士,学识上不会有半点问题。

    ??这道题目,看似简单,实际上政治性很强,也很考验士子们的发散思维。

    ??考卷上的答案,可以轻易分辨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。

    ??朱由校有些好奇,题目一换,文震孟还能不能当上壬戌科殿试的状元?

    ??魏忠贤得知这个消息后,乐得是捧腹大笑,他一眼就能看出来,内阁的这些阁老们,也在向自己学习。

    ??学的还挺快!

    ??这回策问,学问上的东西魏忠贤不懂,可殿试上去问皇帝的西南之政,这不是让那帮士子猛夸皇帝吗?

    ??你做言官的,可以靠抨击时政来争清流之名,这些参加殿试的士子,哪个不是为获得皇帝肯定,从而功成名就来的。

    ??这帮老不死的,一个个也是老奸巨猾啊!

    ??第一百四十四章:对袁崇焕不放心

    ??凭借着《复仇疏》,魏忠贤将汪文言案划入王之采案,并联三大案,欲借机挖出更多的东林党人。

    ??按他的设想,这回东林党铁定会反扑。

    ??可咱老魏手中早握着他们的把柄,在这事儿上,只要他们敢回击,就能直接将他们一网打尽。

    ??不论京官还是外官,只要与东林党沾上边的,就甭想躲过去!

    ??天启元年的十一月里,魏忠贤在静待赵南星、魏大中等东林党人的反击。

    ??可奇怪的情况来了,一直以来,号称“家事国事天下事,事事关心”的东林党们,半个多月了,却什么动静都没有。

    ??莫非汪文言被他们直接一脚了?

    ??要是东林党直接来了一手弃车保帅,魏忠贤可就有点难受了,搞了这么大动静,头上多了不少屎盆子,最后就逮了一个汪文言…

    ??这战损也不成正比啊!

    ??有这样的顾虑时,老魏也没闲着,他也想着,要是东林党人真这么绝情,也要将损失降到最低。

    ??于是,这几天朱由校总看见老魏有事没事就来东暖阁进言,比科道言官来的都勤,主要为了推荐一些官员走马上任。

    ??这些官员,朱由校也让许显纯去明察暗访,看看到底有没有真能耐。

    ??魏忠贤一共推荐了二十二个人,有些是靠送礼而获得推荐,有些是于地方上有真能耐,但被东林排挤。

    ??归根结底,魏忠贤选人也有一套,这批人杂七杂八的,全是东林的对立派,用哪个留哪个全凭皇帝做主。

    ??故意放几个明显来凑数的,让皇帝挑了出来,这也能显出皇帝辨识人才的能耐不是?

    ??万历年党争,不可谓不激烈。

    ??齐、楚、浙党作为执政党,过于看轻东林党人的能耐,以至于被后者来了一招捧杀。

    ??三大案过后,方从哲请辞,叶向高登顶,东林盈朝的局面就此形成。

    ??到今日,叶向高请辞了十六次,没有例外,朱由校全都驳回,来了还想走?

    ??东林党明显有被魏忠贤打压下去的势头,所以叶向高就不能走,他得继续待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,充当东林党的门面。

    ??新启用的这批官员里,就有不少是万历一朝时党争被东林击败,然后回乡种地的。

    ??这次因魏忠贤的势回来,本也是争斗方的众人,全都被收拢进魏党门下,成了妥妥的“帝党”。

    ??东林党放弃了汪文言,但人毕竟不能白给,在舆论上,他们也加紧了攻势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