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兄何故造反?_第35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5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??高谷行事稳重,更重要的是,他曾经充作经筵讲官,算是当今皇上的半个老师。

    ??他如果也能站到朱祁钰这边,那么臣这边,基本上便能够彻底统一态度了。

    ??不过高谷显然没那么容易被说服,沉吟片刻,道。

    ??“王爷容禀,贼虏性格狡诈,贪欲熏心,又无圣人礼教,出尔反尔乃是常事,不足为道。”

    ??高谷和李永昌不同,于谦的话堵得住李永昌,但堵不住高谷。

    ??他老人家一开口,就堂堂正正的认了下来。

    ??瓦剌就是出尔反尔,说话不算数。

    ??这一点没什么好遮掩的,也遮掩不住,若要强行遮掩,便会像李永昌一样闹笑话。

    ??“边镇土地乃大明边境防线,固不可失。”

    ??紧接着,高谷看了一眼于谦,对于他的主张,也肯定了部分。

    ??但是朱祁钰知道,这些都是铺垫,接下来才是正题

    ??果不其然,高谷继续道。

    ??“然而贼虏如今所求者,不过金珠财帛,尔等固然已经失信,但是无论如何,天子仍在贼虏手中,一旦将其要求全然拒绝,我等何以救天子?”

    ??“故而臣以为,似金珠财帛,玉器珠宝,贼虏若要,我等便给。”

    ??“贼虏既知我皇身份,若说区区财帛便能让其送回圣驾,未免天真。”

    ??“金银财帛之物,一则可稳住贼虏,保证天子安危,二则,也向贼虏宣明我大明迎回天子的决心。”

    ??“如此再遣使和谈,方有可能救回天子。”

    ??高谷很显然是仔细的考虑过这件事情,说出的话也十分有条理。

    ??而且一句话就戳破了殿中多数大臣都心知肚明,但是却不敢说出来的真相。

    ??那就是,贼虏既然挟持了大明皇帝,那么肯定是要捞够好处的。

    ??想要不付出一番代价,便救回皇帝,是不可能的!

    ??当然,高谷敢这么直接的说话。

    ??是因为他和陈循二人,不仅仅是翰林学士,他们身上分别都挂着吏部侍郎和户部侍郎的虚衔,以入直渊阁。

    ??换句话说,他们两个不仅是翰林院的掌事官,也是内阁大臣。

    ??凭借这一层身份,他们在朝中的地位,虽然尚不及六部七卿,但是也高过普通的侍郎。

    ??所以说话之间,并没有太多的讲究。

    ??似这般鞭辟入里的剖析形势之语,别人并不是看不懂,而是不能说。

    ??只有像高谷,于谦这种至少是六部侍郎级别以上的大员,才能这般尖锐的直指问题核心,而不必害怕他人非议。

    ??高谷的一番话说下来,让殿内的气氛有些凝滞。

    ??许多官位不高的大臣,比如工部那位特殊原因,只郎官之身便列席此处的大臣,都有些懵神。

    ??在他们的眼中,六部,大理寺都表明了态度,都察院虽然没说话,但是大概率也是支持于谦的。

    ??座上那位郕王爷,虽然没怎么说话,但是明显也是倾向于于谦的。

    ??这等大势之下,高学士果真如此头铁,定要和这么多大臣作对?

    ??第34章 有人来劝

    ??朱祁钰坐在上首,沉吟不语。

    ??翰林院比他想象的要难对付的多。

    ??前世的时候,臣内部在这个问题上,同样发生了激烈的争论。

    ??甚至就连很多部院的官员,也主张为了营救天子,可以向瓦剌让步。

    ??过分些的,甚至提出可以让出互市权,放开很多紧要物资给瓦剌。

    ??虽然开放物资的提议,被于谦和陈镒等人强力否决掉了,但是让步的声音一直都存在。

    ??朝廷也只是委婉的下令,说圣驾一应器物都已丢失,不要被贼虏所骗,擅自开城。

    ??至于其他的要求,则是一律应下,更是规避了最关键的问题,如果皇帝亲口命令开关,应该怎么做。

    ??这样一来,朝廷的态度暧昧不清,就直接导致了边境守将和京城上下,一直都动荡不安。

    ??直到后来,不断有守将假托天子口谕,行弃城而逃之事,而也先又贪欲不足,一边索要越来越多的财帛,一边挥师南下,直逼京师。

    ??朝臣们才意识到,也先根本没有诚意送还天子,朝野上下让步的声音才彻底消退。

    ??但是那个时候,距离土木之役,已经过了小半个月了。

    ??朝廷犹豫的这些日子,让边境的防线迅速崩溃,直接导致了北京防卫战打的无比艰难。

    ??时至今日,朱祁钰回忆起前世的北京保卫战,都犹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